找到相关内容382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十方禅林佛学研究部师生座谈会记实

    含经》能使我们了解当初佛陀说法的真实情况,算是寻根的著作。第四单元由林老师毓文指导,修习止观坐禅法要,佛教讲定、慧二学之要点,同时采用智者大师的教材《佛遗教三经》,因为这是中国早期佛教史当中非常简捷、...,同学本身要利用课余自修。在这个时代,用这种重点式的教学是一种新尝试。  林老师毓文:修习佛法要掌握重点,弄清楚菩提道的次第,就容易修行了,好比盖房子,老师们只是帮同学把骨架、基础立好,怎样从凡夫到...

    赵静瑛记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2667790.html
  • 铁笔走龙蛇氤氲满乾坤——著名金石篆刻家张寒月先生与他的罗汉造像

    江枫渔火对愁眠,姑苏城外寒山寺,夜半钟声到客船三已成为千古绝唱,万世胜迹。近代高僧印光大师闭关的灵岩山寺,因唐代天宝年间(公元七四二—七五五年)诐称为天台宗中兴之祖,修习止观,品学兼优的学者荆溪湛然的...

    刘继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41368326.html
  • 访谈释妙江大和尚

    若诸菩萨,若诸如来,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,应知皆是此奢摩他、毗钵舍那所得之果。奢摩他是止,毗钵舍那是观,毗钵舍那属于般若的范畴。佛果的成就是修习止观的结果。但止是外道和佛教修学的共法。唯有般若是独特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390271445.html
  • 淫心不断,往生实难

    实甚于猛兽横流,吾侪凡夫,应当猛省而讨斥之…(详见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讲述》第六十九至第七十三页) 世无无因之果,果必有因。如桃树由桃核而来,现在生死,由贪欲而生,吾人最初受生,亦由一念爱心而来,纳想为胎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01376509.html
  • 深入经藏的青年比丘 访素闻法师

    目标,自己又比较喜欢研究佛法,也想弘扬佛法,就这么出家了。当时出家并不是因为宗教情操,而纯粹为了想深入研究佛学。”   当我们询及素闻法师所修持的法门时,法师表示他走的是传统的止观修习之路,以禅坐...“现今很多汉传寺院仍过著类似丛林制度的生活模式。可惜的是只保存形式,而忘了其中的精神意义——禅法,少了修习止观的真正目的。”   l991年素闻法师获得扬州高昱寺德林老和尚传法,在佛法的修学上有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41377335.html
  • 修习禅功须“调五事”

      修习禅功须“调五事”   >   修习禅功的人,首先要懂“调五事”,必须调节饮食、睡眠、身、息、心,它既是修禅的主要内容,也是练功的重要手段。隋智顗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》说:修禅好比“世间陶师,欲造众器,先须善巧调泥,令使不强不懦,然后可就轮绳。亦如弹琴,前应调弦,令宽急得所,方可入弄,出诸妙曲。行者修心,亦复如是。善调五事,必使和适,则三昧易生;有所不调,多诸防难,善根难发、下面便是智顗...

    潘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52280594.html
  • 淫心不断,往生实难---大德警语汇集

    于猛兽横流,吾侪凡夫,应当猛省而讨斥之…(详见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讲述》第六十九至第七十三页) 世无无因之果,果必有因。如桃树由桃核而来,现在生死,由贪欲而生,吾人最初受生,亦由一念爱心而来,纳想为胎,流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194481425.html
  • “菩萨唯识观行”的研究——以《瑜伽师地论·菩萨地》为范围

    作为瑜伽行派在改造凡夫思维结构时所提出的主张。而选择唯识止观的原因是因为在大乘八宗中,虽各有不同的实践系统,但一般多偏向于天台宗的止观法门,尤其是以「修习止观坐禅法要」(即通称之「小止观」)流传更广,对于大乘佛教其余系统的止观理论,通常较为忽略。故本文极希望在主流体系之外寻找其它立论空间。而《瑜伽师地论》中概念朴实,却又结构严谨的止观教学,循序「万法唯识」的框架建构起了极为特殊的修证体系,则如一块...

    孔祥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5522982374.html
  • 《唐大和上东征传》:外国人最早记叙天台宗高僧的专著

    可言尽。孙绰《天台山赋》,不能尽其万一(《唐大和上东征传》)”。在第六次东渡成功时,在所携佛典中,佛教天台宗经典《法华玄义》、《法华文句》、《摩诃止观》、《四教仪》、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》、《天台止观...

    周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141282791.html
  • 大乘不共法

    气息。一呼一吸谓之一息,气息对身心的粗动或安定有密切的关系,所以念息是修习止观前的方便。止观修习就是定慧的修习,大乘菩萨虽然重在发大悲心广修一切功德,但是没有定慧,这…切都是不能成就的。定慧引发于止观,安心一境而不散乱为止,也就是持心平等的定:慧是观察抉择为性,所以称为观慧,但是定心不成观慧是不会成就的,因此经论中说到止观、定慧、禅观,都是先定(止)而后慧   (观),所以先止后观是修习的必然...

    了中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6091295395.html